小腿太细,颈动脉斑块风险更高?
很多女性应该都很讨厌自己小腿上的肌肉,腿细才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但殊不知,强健壮实的小腿才更健康!
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有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更高!相反,小腿稍微粗壮,小腿肚上的皮下脂肪,就会提升并储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减少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几率。
不仅如此,其实小腿素有“无名英雄”、“第二心脏”的美誉,在促成人体健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小腿的隐藏功能
小腿肚后方软软的肉,包括了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肌肉,以及活动脚部与脚趾的肌肉,都呈倒心型集中在小腿肚。
除了其本身的支撑作用,小腿还有很多隐藏的功能,默默为我们的健康打好基础。
1.输送血流
心脏负责上半身的血流,而下半身的血流则由小腿肌群负责。
动脉的运行,心脏推动作用很重要;而对于静脉来说,则要依靠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
小腿就相当于心脏的后备军,为全身血流的正常运输提供动力。
2.养生防病
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六条重要经络,经常按摩小腿就像给五脏六腑按摩一样,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能。
3.疾病反映区
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如抽筋、腿肿、发凉等,都有可能是疾病信号,及时发现异常,利于早期防治疾病。
小腿在收缩的时候,把血液送回至心脏,若因为种种原因,在我们的腿部形成血栓,在小腿挤压血的过程中,血栓脱落随着血液流回到心脏,进而堵塞在肺动脉的位置,就会引起肺栓塞,诱发猝死。
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会出现小腿肿胀的情况,此外,若用手挤压小腿后方肌肉,也会出现疼痛,这就提示你存在深静脉血栓的可能。
除了按压,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小腿围的方法判断腿肿的危险性。
方法:在膝关节以下15公分的位置,量小腿的周长,两只腿要对称量,如果两侧的的周径相差特别大,就更加提示里面有血栓。
对于小腿来说,温度至少要保持在36.5度,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温度降低一度,人体的免疫能力要降低三分之一,而下肢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就会引起小腿发凉。
建议经常感觉一条腿比另一条凉的人群及时去医院做下肢动脉血管的彩超。
另外,患有妇科疾病、自律神经失调者也可能出现小腿凉的情况。
三个变化预示腿的衰老
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腿是人体支柱,因此要想保证生活质量不会随着年龄下降,就要重视腿部的衰老信号:
1.灵便度降低
稍微走点路,双腿就觉得使不上劲,发酸发胀,上下楼梯也费劲,步伐也越来越慢。
这些情况都预示着肌肉开始出现萎缩。
而肌肉出现萎缩,一方面是因为年纪增大,支配骨骼肌肉的运动神经元萎缩,导致肌力减退;另一方面是因为慢性疾病缠身,如骨关节病、冠心病等都会使中老年人活动受限,导致下肢力量减弱。
2.抽筋次数增多
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大会出现腿部抽筋的情况,而不同原因造成的腿部抽筋,其危险性也是不同的:
下肢受凉或运动过度会导致小腿供血量不足的情况加重,引起小腿血管收缩痉挛,也就是抽筋。
此类情况只要注意保暖、合理休息就能改善。
缺钙、缺维生素B1等都容易引起腿部肌肉痉挛。因此要注意营养素的补充。
下肢动脉硬化也容易导致腿部抽筋,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做个检查;
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腿部抽筋的发生率可达70%。
提示:若出现经常性的腿部抽筋,最好还是及时去医院检查,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好。
随着年纪的增大,血管老化,血管壁变薄,各项身体机能也下降,下肢静脉血管壁弹性、韧性下降,腿部血管可能会变清晰,静脉曲张发生的几率会变大。
静脉曲张若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小腿保健两步走
1.按摩穴位
位置:承筋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连线上,腓肠股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按摩承筋穴不仅能缓解小腿酸痛,还能缓解便秘、背部疼痛。
位置: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除了缓解腓肠肌痉挛状况,同样能缓解腰酸背痛。
找到穴位后,可以直接用手按压,也可以用借助瓷勺手柄部,深压按揉。
注意:按压时必须保持“有点痛但可以忍受”的力道,手不能用力过度。按摩时保持笑容,才能缓解肌肉紧绷。
2.锻炼腓肠肌
①方法一:站立,慢慢上提足跟,坚持3-5秒,再慢慢放下来,重复训练,做到肌肉很累了就休息。
②方法二:坐下,腿伸平,向后勾脚尖,每次坚持3-5秒,再放松,重复练习,做到感觉酸沉就可以。
1.它被称为“千金菜”,有助降三高!简单实用,饭桌上怎能少了它
2.双腿决定心脏健康,千万别让寿命减在腿上!练腿,从60岁开始都不晚~
3.要想长寿,先得“肠寿”! 3招让肠道更年轻 , 人人都需要!
4.再不吃这菜就晚了!健脾安神、助消化、防便秘!还能辅助降压、护血管、养心脏,错过就得等一年!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忍冬(微信号:w13714009507)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
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传承数千年的中医养生文化,分享刮痧、拔罐、艾灸、经络保养等中医传统养生、自然疗法之道,让您拥有美丽健康的身体。
刮痧拔罐艾灸图解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传承数千年的中医养生文化,分享刮痧、拔罐、艾灸、经络保养等中医传统养生、自然疗法之道,让您拥有美丽健康的身体。
如何养生?点击『阅读原文』了解!